首页  院部新闻  学院概况  专业建设  师资队伍  教学科研  实习实训  学生工作  党建工作  招生就业 
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五四青年节 | 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

发布时间:2024年05月06日 20:33

青年应当有朝气,敢作敢为。

青年眼里滚烫的星河,

是代代相传的薪火。

青年心中大美的山川,

是熠熠生辉的祖国。


五四运动的意义

 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,以青年学生为主,广大群众、市民、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、请愿、罢工、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。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。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,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,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。


五四运动的开端

 1919年1月,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“和平会议”,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,参加了会议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,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。此消息传到中国后,北京学生群情激愤,学生、工商业者、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,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,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。在巴黎和会中,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,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,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,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。


五四运动的精神

 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,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,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、解放思想、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,理性精神、个性解放、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。而所有这些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。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,进步的,积极的,自由的,平等的,创造的,美的,善的,和平的,相爱互助的,劳动而愉快的,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。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。

发扬五四精神

 鲁迅先生说,青年“所多的是生力,遇见深林,可以辟成平地的,遇见旷野,可以栽种树木的,遇见沙漠,可以开掘井泉的”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、最有生气的力量,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,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。100多年来,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,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伟大事业,为人民战斗、为祖国献身、为幸福生活奋斗,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诗篇。


 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,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。

上一条:访企拓岗搭桥梁,合作共赢促发展信息传媒学院开展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专项行动 下一条:信息传媒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“党纪学习教育”主题党日活动

关闭